透過 Uber 資料繪製經濟學的需求曲線
論文出處:Using Big Data to Estimate Consumer Surplus: The Case of Uber
我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出於好奇,短暫地當過 Uber 司機。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 Uber 提供給司機使用的 app,結合他的動態定價 (surge pricing) 機制以及其他誘因,不斷的誘使司機上線接客,以確保各時段的供給量可以滿足乘客的需求,避免有太多乘客叫不到車的窘境。而這樣的動態機制不僅是個透過智慧型手機的即時性所做的創新,也提供了經濟學家一個過去沒有的機會:驗證經濟學需求曲線。
通常經濟學的第一堂課,都會討論需求曲線,用來說明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,並從需求曲線延伸討論消費者剩餘 (consumer surplus)。然而,實際要量測需求曲線卻很困難。本論文的共同作者,同時也是橘子蘋果經濟學的作者 Steven Levitt 就說,他當年要寫一本經濟學的教科書時,才意識到需求曲線雖然是大部分人都可輕易理解的理論,但卻從未有人真的對這個抽象的概念提出實際的例證,直到 Uber 的動態定價 (surge price) 出現,提供了他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實際量測需求曲線,以及消費者剩餘。
消費者剩餘( consumer’s surplus ),是英國古典學派經濟學家馬歇爾( A. Marshall )所提出的觀念。它的意義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項商品時,他所願意出的總價款,與他實際所支付的總價款之間的差額,如果以貨幣來表示,即稱之為消費者剩餘。
本論文使用了 UberX 2015 年 1 月 1 日到 6 月 17 日,於 Uber 最大的四個美國城市:舊金山,紐約,芝加哥,洛杉磯,共 5,400萬筆使用者叫車的資料作分析。
透過動態定價可畫出不連續迴歸設計 (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)
透過 heat map 可清楚看出 UberX 在哪個時段最有可能出現動態定價,不意外的,週六的晚上 11 點是出現動態定價機率最大的時段,有 45.6% 的使用者在叫車時會看到動態定價,相反的,週二的上午 11 點是出現動態定價機率最低的時段,只有 2.8% 的使用者在叫車時會看到動態定價。
下圖位於 1.25 的紅線代表動態定價從 1.2X 跳到 1.3X 的臨界點,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,紅線左邊的叫車率可到 0.59 左右,一跳到右邊,就瞬間掉至 0.56 左右,相差了 3%。價格提高,需求降低,然而,這只是其中一筆資料。
透過動態定價畫出需求曲線
下圖實際畫出從沒有動態定價,到價格增加高達四倍的搭乘數的圖形。在沒有出現價格增加的離峰時段,總共觀察到約 104 萬個搭乘的紀錄,隨著價格增加,搭乘數逐步下降,當價格高達 4 倍時,搭乘數約只有 40 萬。
實際量測時,只能計算不連續回歸設計附近的那幾個不連續的點。除了價格之外,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消費者是否搭乘,舉例來說,儘管都是 1.5 倍,出現在平日下午和半夜 12 點,對消費者的意義也許不同。其他因素無法考慮進本次的實驗中,比如說當時段計程車或其他對消費者來說的替代品,也都可能影響消費者是否決定搭乘
Uber 每年可產生約 68億美金的消費者剩餘
畫出需求曲線後,要計算出消費者剩餘就相對容易了。「消費者剩餘」反映的是買家從消費中得到的凈收益,也就是最大願付總價與實際支付總價的差距。經過計算與估計後,Uber 每年約可產生 68 億美金的消費者剩餘,這個金額比 Uber 從 UberX 服務賺取的營收 2 倍還多。
儘管 Uber 的動態定價曾經造成不少爭議,但這樣的模式,配合智慧型手機的即時性,不僅創新,也確實為服務的供給方 — 司機,提供了一定的誘因。而在這之外,他也提供了經濟學家一個驗證傳統模型的好機會。如果今天不是 Uber,或許還沒有辦法提供這樣的驗證;如果今天 Uber 消失了,那他所產生的龐大的消費者剩餘會轉嫁到哪裡呢?